《春到人间一卷之》欣赏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浏览次数:113
扬州的春色如诗如画,十分绚丽。扬州的春日画卷是从哪里起笔的呢?当您读完康桥先生的《春到人间一卷之》文章,您就会清楚地了解到,春日画卷是从何处起笔的…
扬州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在春天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。春风拂过瘦西湖,柳枝轻摇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。春天的扬州,不仅景色如画,更有那独特的春食文化,让人流连忘返。春卷,作为扬州春日里不可或缺的美食,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。从街头小摊到精致餐桌,春卷的制作与品尝,已成为扬州人迎接春天的一种独特仪式。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扬州,春色、春食、春情、春俗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。
展开剩余79%附:
春到人间一卷之康桥微澜
春风轻抚,空气渐渐回暖,潺潺流水挣脱了冬日的枷锁,柳枝披上了嫩绿的新装,杂树间绽放出绚烂的花朵。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,春天的气息被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巧妙地包裹进了薄薄的面皮之中,经过油锅的洗礼,化作金黄色的春卷,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一次完美邂逅。“春到人间一卷之”,这外酥里糯的春卷,不仅是明媚春日里最诱人的味道,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觉桥梁。
刚出锅的春卷,色泽金黄诱人,如同春天里的一抹亮色。轻轻咬上一口,酥脆的春卷皮在口腔中瞬间绽放,释放出馅心中蕴含的鲜美汁水,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表。细细品味,油润与柔软交织,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舌尖上跳跃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春回大地的温暖与感动。
然而,春卷并非一开始就呈现出如今这副酥脆香软的模样。在古代,人们春季必吃的春卷,有着一种更为原生态的粗犷之美。据晋人周处的《风土记》记载,古人有在元旦制作“五辛盘”的习俗,而南宋的《岁时广记》也提到了春日食用春卷和生菜的习俗,称之为“春盘”。这些春盘,正是春卷最原始的形态,它们不仅是立春当日的必备美食,更是古人踏青野餐时的绝佳选择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饮食文化逐渐精细化,到了元代,包馅油炸的春卷样式已经初具雏形。这时,春卷不仅成为了民间广受欢迎的小吃,还逐渐走进了宫廷,成为皇室贵族的点心之一。在清朝宫廷的“满汉全席”中,春卷更是占据了9道主要点心的席位。而在扬州民间,也有着春季食用春卷的悠久习俗。清代诗人林兰痴曾以动人的笔触描绘了春卷的魅力:“调羹烙饼估春色,春到人间一卷之。二十四番风信过,纵教能画也非时。”这诗句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扑面而来,更展现了春卷在扬州人心中的独特地位。
记得儿时初春的街头,烙春卷皮的小摊总是早早地支起,成为迎接春天到来的独特民俗仪式。师傅们用左手执平底锅置于小火上,右手灵活地晃动着一团黏性极强的面团,在锅面上轻轻一捺一转,片刻间,一张薄如蝉翼的圆形春卷皮便跃然眼前。这张薄薄的春卷皮,仿佛能包裹住春天的所有美好:无论是野菜杂蔬的清新,还是山珍海味的丰腴。市井生活的智慧与情调,就体现在这平凡的食材搭配之中。
早春时节,万物萌发,园子里的鲜蔬悄然泛绿,地头的野菜也星星点点地探出头来。采一把鲜嫩的野菜,便是制作春卷馅料的最佳材料。春卷的“馅儿”,是其精髓所在,也是探春、尝春的绝妙体验。馅料的配制,因地域而异,更因个人喜好而异。在扬州,春卷的馅料更是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丰富多样。春天的应时蔬菜如韭菜、荠菜、芽笋等都是制作馅心的上乘之选,而以柳芽制作的春卷“干炸一枝春”,则是最具时令特色的风味佳肴。
柳树作为扬州的市树之一,深受扬州人的喜爱。扬州厨师用柳芽制作的春卷,不仅历史悠久,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。那清香细嫩的柳芽,经过厨师的精心烹饪,化作美味可口、香气袭人的春卷。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尝到春天的萌动与生机,让人心中春意盎然,春味浓郁。
春卷,这道从古朴到精致的味蕾旅行,不仅承载了春天的味道与气息,更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,不妨让我们一起品尝这道美味的春卷,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吧!
张绍华
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
扬州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
长期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,曾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和地方文化作品及理论文章近千篇,出版有散文集等。
发布于:江苏省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